

“警報即命令,水患即戰場!”為切實提升應對突發水害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生命安全,公司組織開展了全流程實戰化水害事故應急演練。此次演練以“科學救援、快速響應、保障安全”為目標,通過高度仿真的突水場景模擬,全面檢驗應急救援體系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為礦井安全生產筑牢防線。
模擬突水險情,應急響應分秒必爭
“報告生產調度室,井下3106運輸順槽探放水作業時發生突水事故!”5月26日13時整,一通緊急匯報打破了調度室的平靜。演練設定該掘進工作面探水鉆孔突發異常,瞬時水量達300m3/h并持續攀升,遠超工作面200m3/h的排水設計能力。
生產調度室立即響應,應急警報聲穿透工業廣場。公司主要領導5分鐘內抵達指揮中心,《張家峁礦業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隨即啟動。電子屏上,3106工作面實時監控畫面與水文數據同步刷新,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組建技術、搶險、物資、后勤等6個專業小組,一場與水患的賽跑正式拉開帷幕。
多組協同作戰,科技賦能精準救援
演練現場,各應急小組呈現出高度專業化的協同作戰能力。技術組依托三維地質動態模型與水文在線監測系統,10分鐘內完成突水水源溯源——判定為老空區積水通過裂隙導通,同步預測出3小時內影響范圍將擴大至3106回風順槽及3-1煤輔運大巷。搶險救援組攜帶大功率潛水泵與智能排水控制系統,在巷道最低處積水達0.8米前完成設備安裝,排水能力提升至600m3/h。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演練成功運用公司水害應急管理系統和水文在線監測系統,動態調整搶險方案,充分展現了科學救援的重要性。經過近3小時的緊張處置,3106運輸順槽積水已抽干,巷道迎頭涌水量已降至5m3/h,系統顯示3106工作面6名作業人員全部抵達安全區域,較常規撤離時間縮短30%。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演練不是終點,而是安全生產的新起點。此次水害演練不僅檢驗了公司應急處置的“硬實力”,更展現了科技賦能安全生產的“新路徑”。隨著雨季的全面來臨,公司正以更嚴密的防控體系、更科學的應急準備,全力保障職工生命安全與企業平穩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