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落實“綠色開采,低碳發展”理念,增強職工環保意識,在“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后勤服務中心水電暖隊積極響應公司號召,緊扣“美麗中國我先行”主題,以紅、綠、藍“三原色”為脈絡,將黨建引領、生態實踐與長效管理有機融合,為公司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活力。
紅色引擎,點燃環保先鋒力量。活動以黨員先鋒隊為“紅色引擎”,帶頭成立垃圾分類督導小組。黨員們主動認領各車間垃圾分類責任區,佩戴紅袖標深入車間、班組,通過現場示范、一對一指導,幫助職工掌握分類要點。同時,開展“紅色環保微課堂”,結合水電暖隊工作實際,分享廢舊線纜、老化管道、廢棄設備零件等工業垃圾如何正確分類回收,以榜樣力量帶動全體職工投身環保行動,激發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綠色分享,激活循環利用動能。“污泥,一度被認為是污水處理的‘黑色副產品’,也常被視作棘手的環境負擔。然而,污泥可被制成生物有機肥用于農田,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減少化肥使用量;污泥還可被用于生產磚、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僅強度達標,還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在“分享我身邊的變廢為寶”環節,污水處理工李志高邊卸泥邊說道。
“是,我之前就開始琢磨利用廢舊管道、閥門、螺絲等廢棄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工具架、機器人、花盆之類的手工藝品,既能精進手藝,還能裝飾我們的車間呢!”檢修工張師激動地說道。
該環節不僅展示了變廢為寶的魅力,更激發了職工參與綠色行動的熱情。
藍色護航,筑牢常態管理根基。活動最后,該隊推出“藍色護航計劃”,制定了垃圾分類管理長效機制,明確各類垃圾的分類標準、投放流程和監督考核辦法。建立線上交流群,定期推送垃圾分類知識和公司環境動態,鼓勵職工分享經驗。同時,設立“環保之星”月度評選,對表現突出的個人和班長給予表彰獎勵,以制度化保障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規范化開展。
本次活動不僅增強了職工的環保意識和分類能力,更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后勤服務中心水電暖隊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踐行綠色礦山理念,讓綠色成為公司發展的永恒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