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銹跡斑斑的螺絲刀、斑駁陸離的測電筆和手柄纏滿膠布的測溫儀……當一件件承載著時光印記的老工具在展臺上亮相,綜合服務中心團支部“工具包里藏歲月,對話聲中傳匠心”主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這場以“傳承”為主線的活動,通過老物件展示、跨代際對話與實操互動,在新老職工間架起一座精神橋梁,讓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老工匠工具包里的歲月密碼。活動伊始,58歲的管道維修工謝師傅小心翼翼地打開陪伴自己近30年的工具箱,箱面斑駁,鎖扣也已生銹,但里面的工具卻擺放得整整齊齊。“這個工具箱是父親留給我的,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父親下班打開這個箱子,聽他講工作中的故事。后來,我也成為了一名水暖檢修工人,父親親手把這個箱子交給我,叮囑我‘設備無小事,工具即責任’,告訴我要好好對待這些工具。”
正說著,只見謝師傅輕輕拿起包內的彎管器,摩挲著它的裂痕,“有次為了讓新管道精準對接,我拿著它在零下20攝氏度的戶外反復調試,手指凍得沒了知覺,最后誤差控制在1毫米范圍內。”他的講述讓青年職工深刻體會到老一輩匠人對精度的極致追求。
跨代際對話:從經驗到創新的傳承。“這把電筆是剛參加工作時師傅送我的”資深電工老王輕輕拿起電筆,“當年電路改造,我就用它完成了上百次線路檢測。”說著,他還展示了電筆尾端刻著的“安全第一”四個字,“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展示完畢,老王問道。
“遇到復雜電路故障時,如何快速鎖定問題所在?”青年電工小馮立刻站起來提出困惑。
“三步排查法,先看總閘電流,再查分支線路電壓,最后用測電筆逐點檢測。”老王邊說邊看著剛放回工具箱里的測電筆,隨后他補充道“現在有了智能檢測設備,但基礎排查邏輯永遠不能丟”這番話讓連同小馮在內的其他青年職工們頻頻點頭。
實操傳承:雙手傳遞匠心溫度。在管道焊接實操演示中,老工匠張師傅一邊操作傳統焊槍,一邊講解操作技巧:“聽,焊接時發出‘噗噗’的均勻聲,就說明溫度合適。”青年職工小李嘗試后興奮地說:“以前總依賴溫度檢測儀,今天學會了‘聽聲辨溫’,太實用了!”而在電路檢修環節,青年職工運用智能萬用表快速定位故障,老工匠們也不禁贊嘆:“新技術確實讓效率翻倍,你們要把傳統經驗與現代工具結合好!”
“這次活動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接力。”該中心團支部書記表示,“希望青年職工以老工匠為榜樣,在崗位上精益求精。”活動結束后,青年職工們紛紛表示,將把學到的經驗融入日常工作,用青春力量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