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潺潺流水,關關鳥啼,走進張家峁礦業公司,悠悠碧草和湛藍天空交相輝映,宛如一幅青綠打底的優美畫卷鋪展在眼前。今年以來,公司以厚植環保文化為根基、以嚴格檢查監管為抓手、以生態工程建設為支撐,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環保體系,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厚植環保文化凝共識
“這份倡議書讓我更清楚自己能為環保做些什么,簽上名字的那一刻,責任感油然而生。”在掘進三工區的學習室里,一場環保知識宣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像這樣的活動已經在公司蔚然成風。
凝聚生態環保共識是推動礦山綠色發展的前提。今年以來,公司厚植生態環保文化,聯合榆林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6·5”環境日暨環保執法人員入企宣講、“弘揚中華文化,踐行生態保護”主題黨日、專題培訓等環保主題活動,多通道、多平臺開展全員生態環保科普工作,有效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嚴格監督檢查補短板
“廢水處理站的COD值監測記錄要再細化,每天的數據都得精準歸檔,不能有半點馬虎。”在公司環保檢查現場,技術小組工作人員手持檢查表,一邊對照標準核查設施運行臺賬,一邊向現場負責人提出整改建議。
為切實堵住環保管理漏洞,公司以“全覆蓋、嚴標準、實整改”為原則,聚焦環保設施設備運行安全及效能、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各類臺賬記錄完整性、廠區環境衛生整治、廢水排放渠道管理、施工場地揚塵防治措施落實,以及對煤矸石綜合利用第三方單位的跟蹤監督七個重點領域,構建了“日常巡查+專項檢查+第三方監管”的立體化管理體系,通過嚴格“目標、過程”雙考核,組織開展環保專項檢查。同時,將環保檢查結果與部門績效考核掛鉤,對整改不力、多次出現問題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倒逼環保責任落到實處,切實補齊管理短板。
生態工程發力筑屏障
“以前老羨慕別人家有個小菜園,能自己種點蔬菜,現在公司幫我實現了,這個‘職工菜籃子’工程讓大家可以在生態農業示范區自己認領土地了,我要趕緊報名,讓家人也吃上有機瓜果蔬菜。”職工屈源拿著生態農業示范區的認領登記表,臉上滿是期待。
生態保護功在當代,利卻是千秋。公司規劃在生態農業示范區實施“職工菜籃子”工程,以構建“公司保障+職工參與”的生態循環種植運營新模式,著力打造可持續的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與此同時,重點推進礦區生態修復與水資源循環利用兩大核心工程,通過投資升級改造礦井水處理系統和土壤改良、植被補種、修建排水系統等措施,實現水資源“梯次利用、循環往復”和礦區生態修復雙豐收,已累計治理塌陷面積21462.1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