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團圓的笑語漫遍城市街巷,當國慶的歡歌響徹山河夜空,在公司的千米井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堅守為筆,以安全為墨,在雙節歡慶與百日攻堅的交匯點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礦山人的責任與擔當。
創新先鋒王志鵬:電氣護航保生產
綜采工作面的轟鳴聲中,綜采一工區王志鵬正蹲在液壓支架控制柜前調試參數。作為擁有百余項創新成果、多項國家專利的“電工大拿”,這個雙節他比往常更忙碌,正值2206綜采工作面初采,又恰逢百日安全關鍵期,設備“健康度”直接關系生產命脈。他和職工們全力負責初采期間各類設備的日常運行巡檢與維護保養工作,精準排查設備潛在隱患,及時開展故障維修,為設備穩定運轉筑牢“安全屏障”。
從技校生成長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王志鵬的每一步都刻著堅持的印記。他兜里總揣著一本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類設備的“習性”。“節日期間更要繃緊安全這根弦,絕不能因故障影響生產。”他語氣堅定,“設備不停,我的腳步就不能停。”
掘進工匠李小龍:毫米之間筑根基
對于掘進一工區李小龍而言,節假日往往意味著更重的責任。別人休息的時候,正是他和班組職工最忙碌的時刻。作為陜西省技術能手、公司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這個假期他帶領班組職工堅守掘進一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進工作進度。
“掘進工程差一毫米都不行,安全上更是零容忍。”李小龍一邊說,一邊打開工具包,里面整齊陳列著他參與研發的專用測量工具。此刻,他正指導青年工人使用新改進的錨桿安裝器,這是工作室最新的“五小創新”成果,能將安裝效率提升30%,誤差控制在毫米級。作為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李小龍始終重視技術傳承,工作室里的VR教學設備常常亮到深夜。“‘百日安全’必須做到百密無疏,節日期間更要做好‘傳幫帶’,讓安全標準深植每個人心中。”李小龍信心滿滿地說道。他和工友們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慶祝節日,將毫米間的嚴謹變成肩頭的責任擔當。
瓦斯哨兵王冬:精測數據守通風
“風速0.37米每秒,氧氣19.5%,一切正常。”通維準備工區瓦斯檢查班班長王冬的記錄本上,密密麻麻的數據織成一張無形安全網。瓦斯檢查是礦井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王冬便是這道防線的“偵察尖兵”。
雙節期間,他穿梭在千米井下每一個角落,巡查通風、檢查瓦斯、排查安全隱患,用數據守護礦井安全和職工生命安全。同時作為技能骨干,王冬深知傳承的重要性。工作之余他主動分享操作心得、故障排查技巧,遇到解答不了的問題,便記錄下來查資料、請教專家,再反饋給工友,形成“發現、學習、共享”的良性循環,共同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雙節堅守,是責任,也是使命。在張家峁的煤海深處,正是這樣一群人,以匠心守護初心,以堅守詮釋擔當,讓雙節的溫情與百日安全的擔當在地層深處交融,共同譜寫出一曲礦山人的奮進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