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公司黨委牢牢把握“我為群眾辦實事”這一著力點和落腳點,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職工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心用情為職工辦好每一件“小事”,不斷增強職工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穿有所“衣”
“一線職工反映工作服縫補不及時、烘干效果不佳等情況,后勤服務中心要抓緊時間拿出解決方案,進行整改。”針對領導干部走基層活動中發現的服務問題,公司領導現場立即進行協調解決,安排后勤服務中心具體落實,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我今早工作服上衣扣子掉了,晚上洗衣房的大姐就幫我縫補上了!”
“我褲子上破的口子也給我補上了!”
“我的工作服每天就像新的一樣,又干凈又整潔……”
公司將“學黨史,悟思想,辦事實,開新局”領導干部走基層活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公司領導深入各基層單位,沉下身子,本著實實在在為基層一線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困難的原則,直奔問題進行解答,對于每一條問題責成職能部門和歸口專業現場予以說明,并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時間節點,做到立行立改,現場落實,從職工穿衣的小事做起,讓職工穿得稱心。
食有所“味”
“餐廳飯菜花樣少、服務時間短,有時候下班吃不上熱飯。”針對這一實際問題,后勤服務中心在提升飯菜質量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增加了飯菜的品種,適當延長了就餐時間,使職工吃上可口飯菜。
“在五一、端午、七一這些節日里,我們餐廳還免費為職工發放餐券就餐,讓職工感受到公司的濃情厚意,共享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餐飲公司負責人說道。
此外,公司還為餐廳配備了一次性打包盒6萬余個,一次性打包袋10萬余個,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的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職工就餐和打包。在售飯時間點,開展動態餐桌清理,始終保持食堂餐桌干凈衛生,為職工提供干凈、整潔、良好的就餐環境,讓職工吃得放心。
住有所“宜”
“老李,你這是在哪領的四件套啊,還有這大家伙是從哪來的?”
“老王,趕緊去公寓樓領去,這是公司給咱發的床上用品,還有空調扇呢!”
“好嘞,我這就去,這下咱這宿舍環境是越來越好了……”
為進一步提升職工住宿環境條件,公司為職工統一購買了枕頭、床單、被子、被套,給每個宿舍還配備了一臺空調扇,讓職工“清涼度夏”。對于個別房間存在的插座接觸不良、WIFI信號不好和紗窗破損等問題,公司及時組織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和更換,4月份以來,共計為職工宿舍更換維修了40余臺老舊電視機、更換壁柜門200余個、更換宿舍門鎖電池2000余個、清洗窗簾150余套、安裝400余個WIFI6路由器、維修紗窗200余個……真正做到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把實事辦到職工的心坎上,讓職工住得舒心。
行有所“安”
“以前停車得滿廠區找車位,轉一圈下來咋都得十幾分鐘,如今有了立體智能車庫,我們停車方便多了……”
智能立體車庫是礦業公司智能化建設其中的一個子項目,也是實實在在的一項民生工程。車庫建筑面積980平方米,分為5個11層垂直升降類停車庫,可以容納465輛車停放,并且可以通過5G網絡車庫系統連接智慧中心對車輛進行監控管理。項目于2020年7月開工,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現在停車不用一分鐘,停進去就不用管它了,只需要在外面電子觸屏上點擊存放車輛,它就自動存了。取車的時候,輸入車牌號點擊取車,車立馬就下來了,而且下來的時候車頭是朝外面的,非常方便、安全。”智能立體車庫管理人員介紹,之前公司廠區停車位非常有限,不到100個,智慧立體停車庫的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讓職工行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