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峁礦業公司緊緊圍繞智慧化礦井建設這一主線,突出理念引領,強化風險意識,推廣先進技術,加強現場管理,以過程控制為核心,以打造“精品工程”為突破口,以人員素質提升為著力點,精準對標,做到安全生產標準化專班工作擲地有聲。
筑牢基礎 穩定運行
安全理念把方向。公司積極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討論確定了“樹牢紅線,堅守底線,生命至上,安全為天”為核心的8項安全理念,采取集中會議、定向培訓、現場抽考等形式進行宣貫、執行,確保知行合一;責任落突出實效。制定了各級單位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631項,針對各崗位制定“一崗一清單”,進行常態化考核;人員素質穩提升。組織取證、自主培訓等35期,累計培訓5738人次;開展了危險源辨識大討論、事故大反思等系列活動10次,“不安全人”總人數比2020年同期下降了17.6%,不斷引導職工自覺規范安全行為;風險辨識更深入。通過“年度預控→專項辨識→月度分析→旬度跟進→每日反饋→每班預想”6步雙向工作模式,開展了專項辨識15項,形成了135項作業活動風險清單,有效管控了全年10項重大風險、17項較大風險;隱患排查全覆蓋。借助信息化平臺,堅持推行“一會兩清單”,全面開展五級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累計排查治理隱患11032條。
強化管控 提檔升級
“一通三防”精準施策。在采掘工作面推廣應用自動隔爆裝置,建立了23套自動測風裝置,實現了全礦井一鍵測風;災害防治精確超前。提高了基本控制導線和采區控制導線的精度及各項限差要求,完成了水文在線監測系統各監測點設備的安裝、纜線吊掛和設備調式,規范了井下探放水鉆場的施工流程、管理牌板、鉆孔封堵等工作;采掘作業精細求效。首個“110”工法工作面初采初放,引進錨桿(索)無損檢測儀,不斷探索、完善快掘系統,最高月進尺達到2700m;機電管理精益求精。完善了4-2煤南部生產保障系統,在主要巷道集中整治纜線16萬米,完成了5-2煤、2-2煤電纜鉤及照明改造,安裝膠帶機驅動裝置、主要滾筒軸承的溫度及振動傳感器202套,各機頭硐室、轉載點視頻監控裝置68臺,膠帶機自動巡檢儀一套,全煤流一鍵啟動系統舉世矚目。
創新方式 持續改進
貫標研討形式多。積極開展新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貫標,研討期間采用提問、搶答有獎等形式,活躍培訓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累計培訓9期4156人次,考核合格率超過90%;標準落實穩扎實。打造了綜掘1.0、連采2.0、快掘3.0三個版本的精品掘進工作面,副平硐3000米安全警示文化長廊,5-2、2-2煤兩個機頭硐室進行了更高標準的對標;智慧化注入新動能。云數據平臺、綜合管控平臺、指揮中心縱深推進,建成了智能化原煤運輸系統、4D-GIS地理信息系統、全礦井智能通風管控系統、礦井水資源智能管理系統、雙重預防機制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安檢系統,研發了回風巷、變電所、膠帶機移動巡檢儀,累計減少直接參與原煤生產及輔助作業的人員209人;考核兌現形成新模式。旬度檢查前制定檢查方案、設計檢查路線,重點明確了通風、機電運輸組考核內容,累計獎勵7萬元、處罰15萬元,推動了標準化工作的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