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企業發展原動力。公司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依靠全員雙創、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突破制約智慧煤礦建設的技術瓶頸,讓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生產一線涌動“創新熱”
“永杰,咱們申報的《臥式軸承壓力機設計與加工應用》榮獲三季度創新成果一等獎,獎勵6000元。”機修工區區長聶煒煒將好消息第一時間傳達給他的創新團隊。
“《臥式軸承壓力機設計與加工應用》投入使用后,實現了可便捷、高效、安全的拆卸、安裝軸承,極大地降低了安全風險隱患,提高了維修的效率和質量。”提起創新項目,胡永杰自豪滿滿,向工友們講述創新經驗。
近年來,公司依托“劉小龍技能大師工作室”“劉寶明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創新平臺,圍繞生產管理工作中技術攻關的難點、熱點問題,組織實施技術創新,讓職工在享受創新帶來的工作便利同時更是享受到經濟的大實惠。
“煤礦開采過程的礦壓數據可視化裝置”“煤礦井下隔水棚快速加水裝置”“一種氣動伸縮式井下孔深探測裝置”等在激勵機制促使下,近年來,累計轉化“雙創”成果7089項,經濟創效值約10億元。
科技創新釋放“新動能”
公司圍繞轉型升級、創值增盈1條主線,以《科技工作管理辦法》等7項管理制度為支撐,突出“高科技引領”和“實效化落地”2個管理重心,優化形成“172”科技工作管理新模式。
圍繞“第四代無人化礦井、無人化綜采工作面”等重大生產經營課題,在智能采煤、智能掘進、煤礦井下無人駕駛、機器人研發等方面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公司建設的無人駕駛網絡環境,實現油電兩類車輛安全區域無人駕駛入井,機器人實現煤礦巡檢、作業多場景全覆蓋。累計完成重大科研項目23項,獲省部級以上榮譽10項,其中9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項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管理創新激發“新活力”
11月4日,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傳來喜訊,公司《千萬噸智能化煤礦深化改革提升行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千萬噸現代化煤礦“1345”黨建品牌體系融合企業管理的實踐與探索》兩項管理創新成果分別榮獲“2024年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一等獎和三等獎。
近年來,公司堅持管理創新,聚焦黨的建設、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科技創新、智能化建設、經營管理等核心業務和重要領域,圍繞“調結構促轉型、提煤質保銷售、抓預算提效率、強對標爭一流、控成本創效益”工作思路,堅持探索管理創新實踐,不斷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和各項經濟指標,為創建“世界一流智慧煤礦”夯實基礎,為煤炭行業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高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