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如梭,勤為徑;奮斗不息,夢為馬。他,2014年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從基層通風設施工起步,逐步成長為銷售中心主任工程師。十年間,他以不懈的求索精神,鐫刻出一幅幅奮斗的輝煌畫卷。他立足崗位,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勇于奉獻,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引領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憑借卓越的表現,他先后榮獲公司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安全先進工作者、優秀科技工作者、“四優”共產黨員等十余項榮譽,成為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
身先士卒,彰顯擔當力量
在運銷一線,他既是煤炭銷售的管理者,也是煤炭裝運的司磅員。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他主動承擔起司磅員的工作,成為優秀的一線操作工;在煤場車輛較多時,他又化身為車輛指揮員;當設備出現故障,撒下20噸煤炭時,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工具,成為鏟煤工。他的身影留在了地銷班組,留在了煤炭運銷的每一個角落。正是這種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感染著銷售中心的每一位職工。無論角色如何變換,他始終堅守在煤炭運銷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煤質為基,效益增長引擎
他深知,煤質不僅是市場的通行證,更是礦井效益的“命根子”。作為煤質化驗管理人員,他始終踐行“抓煤質就是抓效益、抓發展”的理念。從井下生產源頭的煤質監管,到產運銷全過程的煤質管理,他嚴格落實煤質預警、預報、預控等管理措施,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落到實處。為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他定期回訪,積極傾聽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了商品煤質量零投訴的目標。他建議將煤泥與混煤進行摻配銷售,并合理優化低質煤炭產品進倉,累計創效近3600萬元,實現了以質促銷、以質提效的顯著成效。
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潮流
在設備管理方面,他創新采用二維碼巡查管理方式,實現“人、機、物、環”閉環式管理,有效降低了安全隱患;在智能化建設方面,他刻苦鉆研,優化智能化裝車系統,實現了無人操作自助自動裝車、手機APP排隊智能推送放車等先進功能,大幅提高了裝車效率。他指導完成了《130帶式輸送機安裝觀察裝置》《快速裝車站三級取樣系統升級改造》《大塊倉液壓閘板防跑煤自動控制裝置》等10項小改小革,為公司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煤海深耕,鑄就卓越成就
他秉承“使命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唱響“張家峁”品牌,不斷擴大銷售“朋友圈”。通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他積極申報行業獎項榮譽,取得了“中國著名品牌”“全國質量·信譽·服務AAA示范單位”等6個獎項,且“張家峁”品牌榮獲“陜西好商標”榮譽稱號。他優化產品結構,從煤質及產品細分中要效益,有序提高原料煤銷售比重。2024年,公轉鐵運量達112.91萬噸,同比增長25%;化工原料煤銷量達689.06萬噸,占全年總銷售量的52.6%。近年來,銷售中心不斷提高裝車效率,合理安排公路與鐵路發運比例,2024年更是刷新了煤炭銷售最高紀錄,安全環保形勢平穩向好。
常思開拓進取,永葆戰斗豪情
在煤炭銷售的征程中,他牢記初心使命,以客戶為中心,加強對重點客戶的回訪交流,及時關注客戶需求,洞察市場價格波動,提高服務水平。他推行以價值吸引客戶,以感情溫暖客戶,以服務留住客戶,用干事創業的激情去開發客戶、管理客戶、維護客戶,實現了將煤“賣出去,賣一個好價錢”的目標。他用雷厲風行的激情,高質量完成了煤炭銷售任務。
奮斗無止境,創新無止境
在他心中,奮斗是永無止境的征程,創新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階梯。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每一個平凡崗位都能綻放非凡光彩;只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每一次挑戰都是通向成功的機遇。未來,他將繼續帶領團隊,緊跟時代步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在煤炭行業中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