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4月28日,公司智慧樓五樓會議室氣氛熱烈,一場以“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為主題的研討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基層區隊的代表紛紛登臺發言,100余名管理干部現場“取經”,以刀刃向內的姿態共話降本增效新路徑,共繪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據悉,為進一步深化思想認知,拓寬發展思路。公司黨委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制定并下發了《關于開展踐行“四種經營理念”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實踐活動的通知》,吹響了凝聚智慧、共謀發展的號角。活動以“7×7”矩陣式研討模式全面鋪開,來自安全、生產、財務、規劃、物資等核心職能部門,以及采掘工區、信息化運維等一線、二線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被科學劃分為7個研討小組,圍繞“四種經營理念”展開了為期7天的深度碰撞,旨在凝聚共識、深挖潛力,以“緊”的思維破解發展難題,以“實”的舉措開辟增效路徑。
以“緊”破題:典型案例掀起頭腦風暴
“3106回風順槽巷道掘進中,通過精準計劃,將網片、錨桿、錨索等支護材料的計劃準確率從 85% 提升至 95% 以上,減少了因計劃偏差導致的材料浪費……”研討會上,掘進三工區區長李剛的數據對比引發陣陣掌聲。
為提升研討實效,公司提前組織7個小組開展多輪討論,最終精選出14份“含金量”十足的研討材料,涵蓋安全生產、技術創新、財務管理等關鍵領域。
“‘緊日子’不是勒緊褲腰帶,而是讓每一噸煤、每一度電、每一滴油都迸發最大價值。”財務資產部部長薛衛寧的發言直指要害,而機電技術部副部長王海則聚焦智能化建設,建議嚴格智能化常態化運行考核,在運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提升性能,讓智能化賦能安全生產,助力降本增效。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組組扎實的數據,展現了張家峁人“向管理要效益”的堅定決心。
從“思”到“行”:刀刃向內深挖提質增效潛力
“持續推廣掘錨一體機快速掘進系統建設,目前公司已建成5214輔運順槽、5214膠運順槽、3106運輸順槽3套快速掘進系統,顯著提高礦井單進水平。”“機修工區推行‘廢舊設備再上崗’行動,預計復用物資價值超200萬元……”臺上金句頻出,臺下筆尖沙沙。與會人員發現,這些舉措既有“節流”的巧思,更有“開源”的智慧。
安全監察部主任工程師喬德龍的問題剖析尤為深刻:“部分區隊存在‘重生產輕維護’現象,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本質是成本意識的缺失。”他提出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將維修成本納入績效考核,引發廣泛共鳴。規劃發展部高紅光則從戰略層面建議:“必須打破‘條塊分割’,建立跨部門資源調配平臺,避免重復投入。”一場研討下來,共梳理出浪費點23項、潛力點37項,形成優化措施清單56條。
向“實”發力:三大舉措構建長效踐行機制
思想統一是前提,落地見效是關鍵。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常波峰在總結講話中提出“三強化”行動綱領。
一是強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踐行“四種經營理念”是集團公司立足新發展階段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陜煤必將長期堅持的企業文化。我們深刻領會"四種經營理念"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主動將“緊日子”思維融入日常經營管理,將其作為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從思想深處樹牢成本意識、效益意識。從行動層面堅定節約意識,實現降本增效。
二是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各單位要對照研討形成的思路舉措,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對好的舉措,公司將全力促進落地落實,對存在的難點問題,要形成解決方案,對產生重大價值的項目,對相關人員進行獎勵激勵。
三是強化機制保障,深化實踐成效。踐行“四種經營理念”不能“一陣風”,要以此次研討為契機,將相關要求納入績效考核、日常監督和干部評價體系,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各單位要加強協同聯動,打破信息壁壘,構建全員參與、全流程管控的經營格局,持續推動“緊日子”理念向縱深延伸。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員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良好氛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過‘緊日子’,我們不能離開過‘好日子’這個初心,我們要通過過緊日子節約資金,從而在裝備更新、全員工福利提升、生活條件改善等方面過好日子。”據悉,公司下一步將持續組織“四種經營理念”專題研討,讓“緊日子”思維真正扎根一線。
從“思想破冰”到“行動突圍”,公司以一場務實高效的研討會吹響了提質增效的沖鋒號。在這場“緊”與“好”的辯證法中,張家峁干部職工正在用今天的“緊日子”,換來企業明天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