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公司以“四種經營理念”為抓手,將降本增效理念,深度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過程,通過精益管理、創新驅動、全員參與,推動安全與效益“雙提升”,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責任壓實,筑牢安全“標準堡壘”
公司對標《安全生產標準化手冊》國家標準,分專業制定編制了涵蓋安全基礎管理、重大災害防治等9大板塊的標準化實施細則,實現標準建設與行業規范精準銜接,為現場規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將標準化管理與成本管控有機結合。聚焦“巷道成型、支護質量、物料管理、管線吊掛、皮帶運輸”等關鍵環節,全面推行標準化、精細化管理舉措。通過嚴格把控材料消耗和工序成本,在施工過程控制和工程質量上堅持“毫米級”精度要求,推動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從“靜態達標”向“動態達標”邁進,有效杜絕了資源浪費,大幅降低了重復整改成本,實現了安全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考核增效,激活安全“標準引擎”
將降本增效指標納入“六型”班組建設及“四長兩員”考核體系,對16個重點崗位,開展優秀標準化崗位評比,動態督導職工標準化作業行為,對負面行為進行通報曝光,對先進典型給予表彰獎勵,推動全員自主安全管理意識,與成本節約意識“雙提升”,實現標準化作業與降本增效協同推進。
“標準嚴了,成本降了,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公司力創精品“示范區”。以“示范崗”帶動“示范區”建設,針對采掘、支護、設備操作等關鍵崗位,制定標準化作業流程,強化風險辨識與安全確認,創建了2個采掘工作面“示范區”及支護工、采煤機司機等12個“示范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管理模式,有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整體安全生產水平提升。
充分發揮區隊管理人員、班組長現場跟班作用,嚴抓技術方案、規章措施落實,杜絕“反復施工、重復整改”現象,形成“事事有標準、人人講節約”的良好氛圍。
科技賦能,繪就安全“標準畫卷”
立足智慧化產出效益,縱向做好“11223”智能化煤礦建設管理,全面推進21項智能化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礦井技術裝備升級改造。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通過引進掘錨一體、錨運破等裝備,實現設備智能化,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人工干預,降低設備損耗和人力成本。
充分發揮智能化技術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礦井井下基站(人員定位、無線通訊、應急廣播)實時在線運行率大于98%,為井下作業區域的調度通訊提供了扎實的基礎保障。
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耕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在動態達標、長效達標、全面達標上下足功夫,推動精益管理和創新發展雙輪驅動,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與效益雙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