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本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花好每一分錢”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課題。近日,公司物資服務中心在處理一起井下設備故障時,跳出思維定式,以“賺錢思維”審視每一筆支出,成功打破技術壁壘,將一筆高達數十萬元的潛在采購費用壓縮至不足三萬,實現了超九成的成本節約,生動詮釋了“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的實踐價值。
井下告急:安全設備遇故障,原廠方案成本高
井下瓦斯監測監控網絡交換機,是礦井安全生產的“神經中樞”。近期,工區反饋部分交換機因電池故障無法正常工作,影響安全生產。經排查,故障源指向電池。然而,該型號交換機共計13臺,單臺價值高達3.5萬元,總價值近46萬元。若按常規流程,向原廠家更換,意味著需要整體采購13臺新設備。這不僅成本高昂,而且大量完好的設備部件將被閑置,造成資源浪費。更棘手的是,原廠對電池等配件采取技術保護并植入芯片,單獨購買電池困難重重,降本增效的難題擺在了面前。
思路破局:以“賺錢思維”尋解法,跳出常規覓新路
面對可能高達數十萬元的換機成本,物資服務中心沒有按部就班,而是迅速啟動“賺錢思維”:整臺更換顯然不經濟。他們沒有被原廠的技術壁壘和壟斷所束縛,而是積極尋求替代方案。秉持“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理念,中心人員多方調研、溝通,最終采購到帶芯片的電池,總花費僅2.6萬元,就徹底解決了問題。這一舉措直接為公司節省了42.9萬元,節約率高達94.3%,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外部技術壟斷的束縛,生動詮釋了“賺錢思維”如何助力公司化被動為主動,以最小投入實現最大效益,為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和降本增效提供了鮮活樣本。
智慧結碩果:“賺錢思維”顯真章,降本增效有良方
物資服務中心此次實踐,是“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理念落地的生動縮影。它有力證明,面對成本壓力和外部限制,只要敢于突破常規,用經營者的視角審視每一項支出,就能在看似無解的困境中找到最優解,實現降本增效的最大公約數。這不僅為當前公司過“緊日子”提供了有效路徑,更為公司長遠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智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