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工作、打開思維,40名青年骨干匯聚在“百人能力提升工程”新質提升班的課堂上。帶著使命、帶著銳氣,他們與高校教授、行業專家展開了一場關于企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的深度對話,這是一次視野的開拓,更是一場能力的淬煉。
以“新質”定義嚴選人才
“這次選拔像一場‘能力馬拉松’,從60余名競爭者中突圍,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考驗。”學員馮曉偉感慨道。與往期不同,本次“百人能力提升工程”新質提升班以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綜合素養評審三維度嚴選學員。40名學員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文化建設組、經營管理組、安全生產組、智慧礦山組、綠色生態組五個學習小組應運而生。
培訓以“問題從生產中來、成果到應用中去、成長在實戰中練”為導向,聚焦公司高質量發展核心命題,分兩期開展,每期集中培訓15天,并首次引用“雙導師制”與“成長伙伴”機制,將培訓過程與企業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筑牢青年人才根基。
以“淬煉”夯實成長根基
清晨六點四十分,3公里的晨跑已成為新質提升班的標志性風景。八點五十分,“晨間演講”如約開啟,圍繞“四種經營理念”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學員們以5分鐘原創演講碰撞思想火花,30余篇晨間演講稿已匯聚成《新質之聲》內部文集。
每周一次的“五和思享會”更是高潮迭起。“如何跳出慣性思維和經驗主義”“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如何凝聚團隊共識,打造高效執行力”“企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等命題引起五個小組的激烈討論……頭腦風暴后,各組代表上臺發言闡述觀點,接受全體學員的評價。“這種高強度訓練讓我們在思考總結中不斷成長。”學員朱濤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大家的觀點論證。
以“實踐”點燃實干引擎
走出課堂、扎根實踐,新質提升班以多元化場景激活學習效能。學員們走進“中國西部氫谷”陜西華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距離感受新能源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實踐,在參觀學習中積累經驗、拓寬視野;在“經營管理+降本增效”沙盤推演中,大家將“四種經營理念”轉化為具象操作,小組協作讓團隊凝聚力持續增強。
聚焦實踐需求,培訓創新引入“1+8”課題矩陣模式,5篇課題報告緊扣“文化建設、經營管理、安全生產、智慧礦山、綠色生態”五大方向,深度契合公司發展戰略;40篇小論文以“小切口”突破,為大課題落地提供支撐,形成“理論-實踐-成果”的閉環,共同助力公司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