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春寒料峭之時,韓城一間平房內,他凝視著妻兒的照片,打包行囊。妻子細心疊好的毛衣中,藏著“家里有我”的小紙條,父親囑咐:“待人實在,把通風的活兒干扎實。”母親顫抖著手往包里塞咸菜。這滿屋的牽掛,正是“家庭和睦”的體現。它是北移路上的起點與牽掛,也是“五和文化”的第一重底色!
神木春日的風沙割得臉疼,他走出火車站,通修隊王隊長的小汽車已等在站口,車里紅色的內飾此刻顯得格外溫暖。宿舍中,同事已將被褥整齊地鋪好,張師傅愛人腌的蘿卜散發著咸香。同事見面總問吃了沒,誰家里有事,夜班立刻有人頂上。他小腿骨折那個滴水成冰的冬夜,同事連夜送到醫院,跑前忙后,毫無怨言。這些熱絡讓“人心和善”有了形狀。它是采礦人彼此支撐的模樣,讓陌生變為歸屬!
他團結同事,被親切地稱為“老劉”。他工作一絲不茍,教授徒弟傾囊相授,他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他帶領的團隊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多次斬獲桂冠,為企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這便是“工作和順”。它是把技術練精、把責任扛穩,用實力贏得認可!
真正的硬仗在井下。2014年3102輔運順槽掘進迎頭突水,堵塞大巷通風斷面。礦長帶頭搶險,他身先士卒,佩戴自救器進入大巷變電所查看積水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他在日志里寫道:“人心齊,泰山移”災后,他們更換了損毀設備,恢復了生產系統,礦井得以正常運轉——“礦區和諧”就是這樣,它是危急時刻的同心同德,是日常運轉的無人懈??!
面對淺埋煤層多層開采的現狀,本煤層回采后下伏工作面開采時經常會出現大面積漏風,導致上隅角氣體超限。通過系統調整,安設通風擴散裝置,問題還得不到解決時,他提出了“均壓通風”,減少了生產投入,為工作面安全回采奠定了基礎——這便是“天地人和”,它是順應實際、主動破局,讓生產與安全共生!
他的發展歷程不僅是“北移精神”的生動寫照,更是浸潤著五和文化洗禮的完美詮釋。他就是我們的通風副總工程師劉廷方同志。請大家一同為以他為代表的北移人鼓掌,同時也為我們自己投身智慧化煤礦建設而鼓掌。